当前位置: > 股票知识 > 股票交易 >

韭菜不够了

时间:2024年01月04日 09:46:57  来源:未知  

散户不死,熊市不止

  最近看到一组数据:

  A股股民年龄分布,主要集中在30-60岁,占比超过70%;三十岁以下,仅占7.75%。

  30而立,已经不小,即使是读大学的都出社会8年了。

  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,见识和财富都有不少增长,正是寻找人生财富增长渠道的黄金时期。

  然而,没想到,他们来炒股的比例,竟然如此低。

  显然,这一代年轻人,没有上一代人爱炒股了。

  未来的韭菜,怕是越来越少了。

  这跟茅台危机是一个道理。

  这一辈青年人,对辣嗓子的白酒并不感兴趣,这才有了茅台冰淇淋、酱香茅台各种花式联名。

  有人说,当青年人步入中年,他们会喜欢上白酒的。

  说这话的人,自己信吗?

  喜欢就是喜欢,反感就是反感,不可能说过几年我的品味就突然变了。

  即便有那种事,也是极个别现象,代表不了市场趋势。

 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行为习惯、消费习惯,乃至投资习惯。

  01

  再不割,没得割了

  这几年,为什么越来越少青年人愿意炒股了?

  无非两个原因。

  第一是没有闲钱,或者说,社会上的钱不在年轻人手里。

  举个例子。

  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,会让老的树叶枯萎,不断的生长出新的树叶,才能保证正常生存。

  如果老树叶一直吸收营养,新树叶得不到营养、无法长出,那这颗树很快就会死亡。

  现在的社会就像这棵树,过早进入老龄化,中老年人得益于之前的时代红利,已经掌握社会上绝大部分财富。但他们既不创新、也不消费,更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,成为死钱。

  比如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,他们通过房地产大发横财,推高了后辈的生活成本。

  而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,看着遍地黄金,心中只有无奈。

  大部分30岁以下的年轻人,想创新、想改变世界,可既没有资本、也没有机遇,为了温饱,只好去干一些根本没有多大意义的事,耗费生命。

  尤其是最近几年进入社会的,能有个过得去的工作已是不易,很难再奢求更多。

  毕竟现在的情况,很多企业都在断臂求生,没有业务拓展、也就没有新的管理岗位。老人们若不让位,新人们基本没有向上的机会。

  有人将之归结于新生代眼高手低、一代不如一代等原因。

  这种看法十分无知且可笑,人永远是一代比一代强,难道改开几十年教育普及是白搞的?

  此一时彼一时,这一代与大他们10岁、20岁的那批人,处境是不一样的。

  指望新人们像老人那样充满朝气,目前是不现实的。

  于是,躺平文化越来越大范围流行。

  不是大家不爱赚钱,只是给新人的机会越来越少。

  据统计,90后人均负债近13万元。部分人即便有些存款,也受制于房贷、婚育或教育等,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可挪作它用。

韭菜不够了

  第二,是看不到炒股的赚钱效应。

  有没有发现,这两年似乎没什么新的“股神”出现了。

  因为牛市里才出股神,而最近几年都是熊市,市场里想造神都很困难。

  本来疫情前期,全球泡沫资产飙升,赚钱效应明显,不少人都跟风进入投资市场。

  基民人数达到6亿,股票开户数突破2亿。

  那段时期,市场好不容易造了几个明星基金经理。

  结果这几年全部被打回原形、惨不忍睹,亏光了基民几百亿,黯然落幕了。

  这让初入投资市场的一批年轻人,望而却步。

  动辄超过40%的亏损,很难让人相信专业人士干专业事这种鬼话了。

  再加上老一辈各种危言耸听的故事,让他们对于投资A股的热情彻底磨灭,更不愿意自己亲自下场做投资。

韭菜不够了2

  减少投资,不投资,有钱就存点,没钱就拉倒的心态,正越来越多。

  不是不爱赚钱了,而是普通人的赚钱方式,和炒股这件事,关联度越来越小。

  最近几年的环境、前辈们的教诲,给新手们塑造了一种认知:炒股并不是一件能赚钱的事情。

  现代人的理念是花钱买快乐,而不是花钱找罪受,股市不碰也罢。

  按照这种趋势下去,未来股民是要断档了。

  更关键的是,年轻人不炒股倒也罢了,若散户主力军的中年人也不奉陪了,那更加恶劣。

  已经有这样一种现象:老股民不愿意增仓A股了。

  反正我就亏这么多钱,到此为止。

  大家也不是傻子,美股、日股、印度股市包括大饼哪哪都涨得飞起,何必留在家里干耗?

  如果这个市场能让我赚到钱,那我这些本金也够了,反正滚雪球早晚也能赚到钱的。

韭菜不够了3

  总而言之,这两年:在市场不断走熊的趋势下,A股也正朝着去散户化的方向前进。

  比较可笑的是,我们并非注册制让市场去散户化,而是市场的演变规律、人心背向,就是在去散户化。

  不论是年轻人不炒股,还是老股民不加仓,都直接决定着未来市场里,韭菜越来越少。

  这是商业规律的必然。

  只有少部分人,他们还想着怎么让韭菜入市,好填补这个市场抽血的天坑。

  但这种想法已经不切合实际,就好像这年头,没有傻子会去接盘高价楼盘是一个道理。

  这可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:为什么这两年,市场收割韭菜的吃相越来越难看,完全抛弃逻辑和基本面了,越来越离谱。

  因为,或许,韭菜越来越少,也越来越难长了。

  02

  韭菜的觉醒

  A股的去散户化是一种必然,不仅仅是因为制度不够保护散户。

  更因为时代、市场以及普通人认知的发展,主要可以归结于六条:

  1、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透明度。

  这里说的不是内幕交易的信息透明度,而是信息透明度。

  比如,有什么机构恶意的融券卖出某些股票,很快整个市场就沸沸扬扬。

  互联网,让本来被蒙在鼓里的散户,如今各个都成了侦探和专家。

  信息的发酵速度之快,难以想象。

  以前散户还守在电视机前看财经新闻,现如今都在直播间里听天下大事。

  但另一方面,这种效应也加速了市场的韭菜收割速度,公开化信息反而成了割韭菜的利器。

  原本暗搓搓的交易,早已变得明目张胆,情绪化收割反而更多了。

韭菜不够了4

  2、市场抽血的速度。

  源源不断的“上新”,一定是去散户化的元凶之一,这个毋庸置疑。

  A股上市公司短短几年迅速扩容到5300多家,再加上资金的超募,这种让市场快速失血的速度闻所未闻。

  这等于是把一个又一个上市公司,直接卖给了散户,让散户去接盘。

  大家也不是傻子,上当次数一多总会学精的。

  指望一直用着散户的钱去养这个市场,本就是滑天下之大稽。

  这样的市场,散户越来越少也注定是一种必然了。

  什么时候IPO的审核严格了,发行速度放缓了,定价合理了,超募情况没有了,才是真正合理、适合散户生存的市场。

  到时候,自然有人会回归。

韭菜不够了6

  3、专业资金入局后的收割速度。

  专业资金这两年割韭菜的速度,也是非同凡响。

  自从量化资金开始大量入场之后,割韭菜的效率明显比之前要快很多。

  一套标准的高抛低吸动作,把原本就情绪化的散户,反反复复的收割一遍又一遍,都不带停的。

  当韭菜被割的趴在地上不动了以后,就更加残忍了,变成单边下行的市场,再把补仓的韭菜再收割了一遍。

  这种速度,在以前的市场,即便是熔断的时候,都没有那么高效和快速。

  4、阳奉阴违的交易手法和体系。

  不是不想堵漏洞,而是市场阳奉阴违的方式太多了。

  退市的股票,可以换个业务,卷土重来再上市。

  卖掉公司的老板,可以换个创业团队再开一家公司。

  做多既然不赚钱,找到办法做空赚钱。

  不分红不能减持,就想办法搞员工持股计划,让员工持股变相减持。

  各式各样的手法层出不穷,还有引入做市场,寻找接盘侠减持的方式等等。

  内幕交易是一回事,这种阳奉阴违的手法,又是另一回事,制度上的一些缺失,被这部分资金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
  最终,还是散户买了单。

  5、专业机构的非专业管理行为。

  散户最相信的是谁?

  是券商,是公募,是这些正规的投资机构。

  但伤害散户最深的,依旧是这些“专业”的投资机构。

  研报出的头头是道,逻辑数据详实清楚,但管理的基金表现却很难让人信服,在大市向上还好,大市走雄的话,甚至可能比散户都不如。

  时间一长,谁还敢相信他们?

  当散户对于市场的主流机构失去信任的时候,自然也就不愿意再投入股市了。

  这就好像被渣男欺骗很多次之后,就不相信爱情了,是一个道理。

  真以为散户这么傻,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后,还依旧会不断长出来吗?

韭菜不够了7

  照这样看,其实最惨的并不是90后、00后,他们很多人毕竟还没有入市,受伤不深。

  中国目前最后一批集中入市的散户,是80后的中年人。

  他们吃到了互联网红利的尾巴,亲历过自己这代人财富爆发,却最终受困于阶级固化、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,投向股市。

  现如今,最受伤的也是他们。

  03

  尾声

  去散户化是一种市场必然的行为,只不过以上6点因素,导致它提前发生了。

  这或许也并非坏事。

  遍观成熟市场的经验,其实都是在去散户化后,才正式走向规范化,最终都走出了长牛。

韭菜不够了8

  也许真是这样,只有当市场的投资模式,没有大肆割韭菜的余地之后,大资金只有抱团做价值投资,长牛也就成了必然。

  当然,和散户没关系的牛市,可能也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。(全文完)更多股票学习知识关注炒股巴士!
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意见建议 | 网站地图 | 友情连接 | RSS订阅 | 广告联系 | 诚聘英才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14-2015 About cg84. 炒股巴士网版权所有